1、导演梦
-
提起影视类工作,大多数人的梦想或许是站在聚光灯下成为表演明星。但我不一样。在看过无数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Vlog和画面唯美的电影后,我对那个站在镜头背后、运筹帷幄的角色——导演,产生了难以言喻的浓厚兴趣。
-
导演,是整个创作团队当之无愧的“大脑”。他/她不是简单的执行者,而是创意的孵化者与现实的铸造者。一个模糊的概念、一段动人的文字,如何在光影、声音、表演的交织中变成触动人心的具象画面?这神奇的转化过程,其枢纽和灵魂正是导演。一部影片最终呈现的氛围、节奏、情绪深度,甚至观众是哭是笑、是陷入沉思还是热血沸腾,都与导演独特的个人风格与艺术表达紧密关联,密不可分。
-
这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同一个故事,在不同导演手中会焕发出截然不同的生命力。想想看,同样一个经典小说或精彩的剧本,交给不同的导演来改编,其最终的荧幕面貌可能天差地别。有人可能偏爱宏大叙事的史诗感,有人擅长捕捉细腻入微的人性幽光;有人用凌厉的剪辑制造紧张,有人则用舒缓的长镜头沉淀情感。导演的“见解”,就是赋予作品独特气质的魔法。
-
我渴望成为那个执掌魔法的人,不是站在台前被注视,而是藏在幕后,用镜头编织世界,用光影诉说情感,将头脑中翻腾的奇思妙想,一丝不苟地、充满激情地锻造成观众眼前流动的现实。
2、兽医梦
-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填报志愿成了头等大事。在反复权衡兴趣、课程难度和未来可能性后,兽医,这个带着泥土气息和生命温度的职业,成为了我志愿表上紧跟在计算机之后的第二选择。
-
这个念头的萌生,并非一时冲动。它悄然扎根于我童年的记忆里——外婆那时身体尚好,在乡下老家的小院中,外婆经营着不亚于动物园规模的猪羊牛马鸡鸭鱼鹅(修辞夸张了些)有次禽流感的爆发导致养了半年的禽类不得不集中销毁,在幼时我的眼中它们是暑假最好的玩伴,看着生命的消逝心中不免感到一阵伤心。虽然被猫挠的去打过破伤风疫苗但想着参加工作后能养猫或狗也是值得小幸确的一件事。
-
选择兽医,绝不仅仅是出于对小动物的单纯喜爱。兽医和人医一样都是站在生命健康第一线的守护者,是连接生物福祉的重要桥梁。这份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冷静的判断力,以及一颗强大而温柔的仁心。面对无法用语言表达痛苦的病患,兽医的每一个诊断、每一次治疗,都是对责任与技术的严峻考验。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宠物的健康,是农户赖以生存的牲畜,是野生动物种群的延续,更是人与动物之间那份珍贵的情感纽带。
-
虽然最终我踏入了计算机的世界,但“兽医”这个选项,始终是我心底一份特别的念想。它提醒我,在软件与硬件之外,还有一个充满呼吸、心跳与温度的生命世界,那里同样需要智慧、勇气和无尽的关怀。那份源自童年的、对生命最本真的关怀与守护之情,将永远是我精神家园的一部分。
3、留学梦
-
暂放家国情仇来说,我最喜欢的的国家是邻居“日本”我敢说90-05后大部分人去日本留学都是由于受小时候日漫的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之间其实在文化层面非常相近,这份向往,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最初确实是被《你的名字》里唯美场景,《俺妹》中足够日常的美好所点燃的。想去东京看亚洲第一城的壮观以及临近的千叶县看看动漫取景的地方,想去北海道看漫天大雪中的东北大学了解鲁迅先生曾经求学的每一步,想去关西地区看千年古都,欣赏樱花盛开的绝美季节。
-
早听闻东亚三国的各自变态之处,中国不放假,韩国不睡觉,日本不生娃。霓虹作为版本前瞻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的地方,高中时读过一本书叫《菊与刀》第一次了解到这个拧巴的民族,再看了无数记录日本真实街巷、日常生活的旅游Vlog,从京都清晨的寺庙钟声,到大阪夜晚喧闹的居酒屋,屏幕那头传递出的独特氛围和文化细节,让我想真正像当地人一样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而不仅仅是匆匆游览。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切身体会。
-
我清楚地知道,实现这个出国梦对我而言并不容易,它还很遥远。 现实的种种考量——语言关的挑战、经济的规划、学业的衔接——都像一道道需要跨越的沟壑。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份向往会消失或减弱。
-
相反,正是这份“距离感”,反而让那些动漫里的场景、Vlog中的片段,在我心中显得更加珍贵和充满吸引力。 它们持续不断地为我描绘着一个值得努力靠近的目标。这份对异国文化的向往无论是工作签还是旅游签,会一直是我前行路上的一座灯塔,提醒我那个想要抵达的地方,在能真正踏上那片土地之前,这份向往本身,就是支撑我向前的力量!!
-2025.6.24-